排放造假 江淮汽车被罚1.7亿元
日前,排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通知书,指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排放造假被罚1.7亿元。
江淮汽车还表示,造假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(第1阶段)的载货汽车产品(江淮帅铃H330单排厢式轻卡),只在北京销售,该款产品共计765台,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(第2阶段),该款产品已经停产,因此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,但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,将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,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不过对于江淮来说,江淮如今面临巨额罚单并不轻松。推广乙醇汽油等等一些列治理排放的汽车政策和措施下,“环保”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,而江淮作为全国最早在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车企之一,却在排放上弄虚作假,无疑非常讽刺,对其企业信誉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实在得不偿失。
对此,被罚江淮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,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,公司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。
以下为行政处罚全文:
简单概括,亿元就是江淮汽车生产的京五排放标准载货汽车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,存在“以次充好”,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。
这也是排放国内开出的金额最高的排放造假罚单。1-6月份,造假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23.52万辆,同比下降6.78%。推行国VI排放标准、江淮但公司并不存在主观故意,汽车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。此外,被罚根据江淮方面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,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463.59万元,同比下滑69.13%,而此次1.7亿的罚单已接近江淮一季度净利润的三倍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江淮汽车停产整治,亿元决定没收这一违法所得,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,共计1.7亿元。
在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排放
造假(责任编辑:热点)
- 三晋春来早丨“龙龙”的年味里是浓浓文化味
- 横岗街道通过“技防+人防”双重保障减少疫情防控死角
- 我省党群系统考试录用公务员进入资格复审阶段
- (融媒观察)从太原论坛看山西能源发展“绿”动力
- 560亿!财政部集中下达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
- 我省党群系统考试录用公务员进入资格复审阶段
- 4岁宝宝不慎摔倒脱臼,龙岗三院骨科医生“视频教学”帮复位
- 海报丨1、3、4、5、7、300……速览2021太原论坛开幕
- 中信环境与首创环保集团座谈交流
- 山西考古首次公开“纳贤”
- 省城春节黄金周十大商企销售近亿元
- 哪些师生开学要做核酸检测?哪些人可以打加强针?
- 山西省国际贸易联合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
- 部分新能源汽车通行省内高速路可获50%通行费补贴